欢迎来到上海鲁迅纪念馆 网站无障碍 关于我们

首页   》   馆藏珍品


《共产党宣言》初版本


详细介绍

讲述人:宣教部讲解员  程  欣




这是由陈望道翻译的首部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其初版本比较罕见,目前在全国仅发现13本,上海鲁迅纪念馆收藏有其中一本,是馆藏一级文物。


1848年2月21日,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首次以单行本问世,其他语种译本相继出现。然而,《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一直没有全译本。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仅有片断介绍,人们迫切需要完整的理论文本。在陈独秀、戴季陶、邵力子等介绍下,1920年春,曾留学日本的陈望道在家乡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以日译本为底本,参考由李大钊借自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英译本,完整地将《共产党宣言》翻译为中文。


同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设立“又新印刷所”,以“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名义排印出版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列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首印一千册。该版系第一个正式出版的中文全译本,也为后续其他译本之重要底本。封面为马克思肖像照,由于排版疏忽,书名“共产党宣言”错印成了“共党产宣言”。1920年9月,第二次印刷中更正,封面也由初版的红色改为蓝色。


而鲁迅,也成为了中国第一批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陈望道在《关于鲁迅先生的片断回忆》中写道:“1920年,我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就曾寄赠给鲁迅先生。”


据周作人回忆,鲁迅在收到书后的当天就翻阅了一遍,并称赞陈望道说:“大家都在议论什么‘过激主义’来了,但就没有人切切实实地把这个‘主义’真正介绍到国内来,其实这倒是当前最紧要的工作。望道在杭州大闹了一阵之后,这次埋头苦干,把这本书译出来,对中国做了一件好事。”


其实,鲁迅早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就读过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1906年,鲁迅曾到日本社会党人所办的《平民新闻》社访问,购买了《社会主义研究》杂志一套五册,其中全文连载了《共产党宣言》的日文译文。他还与《共产党宣言》的日文译者堺利彦作过详谈。


《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开来。一百多年来,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见证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发展。而另一方面,这本《共产党宣言》首印错版,再次佐证了鲁迅与陈望道曾并肩作战,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

侧栏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