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2 09:45:51
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1799-1837),俄国诗人。主要著作有长诗《高加索的俘虏》《茨冈》,小说《上尉的女儿》《叶普盖尼·奥涅金》《青铜骑士》以及大量短篇抒情诗。他反对沙皇的专制统治,作品多抨击农奴制度,曾参加十二月党人的活动,作品充满爱国主义热情和民主自由的思想。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介绍了他的生平、思想和著作。
俄罗斯当十九世纪初叶,文事始新,渐乃独立,日益昭明,今则已有齐驱先觉诸邦之概,令西欧人士,无不惊其美伟矣。顾夷考权舆,实本三士:曰普式庚,曰来尔孟多夫(莱蒙托夫),曰鄂戈理(果戈理)。……
俄自有普式庚,文界始独立,故文史家芘宾(佩平,俄国文学史家,著有《俄罗斯文学史》)谓真之俄国文章,实与斯人偕起也。
——鲁迅《摩罗诗力说》1907年
鲁迅的《摩罗诗力说》除了热情介绍普希金,还介绍和赞扬了另外七位“摩罗诗人”:拜伦、雪莱、莱蒙托夫、密茨凯维奇、斯洛伐茨基、克拉旬斯奇、裴多菲。这些“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摩罗诗人”让青年鲁迅热血沸腾。多年之后,当回忆起和这篇论文紧密相连的早年生活时,鲁迅写道“时当清的末年,在一部分中国青年的心中,革命思潮正盛,凡是叫喊复仇和反抗的,便容易惹起感应。”当鲁迅稍晚些时候着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除了几首裴多菲的短诗以外,并没有翻译“摩罗诗人”们的作品,尽管他对这些作家的热爱和景仰终生未变。
1936年10月9日,鲁迅去看了苏联电影《复仇艳遇》,这部电影就是根据普希金小说《杜勃洛夫斯基》拍摄的。鲁迅在当天给友人黎烈文的信中推荐:“午后至上海大戏院观《复仇遇艳》(Dubrovsky by Pushkin)以为甚佳,不可不看也。”(注:1936年10月10日鲁迅致黎烈文,应为“艳遇”,鲁迅笔误,下同)。在给黄源的信里说“今日往上海大戏院观普式庚之Dubrovsky(华名《复仇艳遇》,闻系检查官所改),觉得很好,快去看一看罢。”(注:1936年10月10日鲁迅致黄源)。这是鲁迅生前看的最后一部电影。
《复仇艳遇》电影广告,《申报》1936年10月9日本埠增刊第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