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上海鲁迅纪念馆 网站无障碍 关于我们

首页   》   临展 | 公告


“红色之城 名人之迹——沪上多馆鲁迅主题联诵会”

2020-11-18 12:52:25



上海,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独特的重要地位,也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包括相当集中的名人遗迹和纪念场馆。

近期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机制,创新博物馆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中心,增强博物馆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提升博物馆研学活动质量,充分利用各类博物馆资源,组织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等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

借助上海这座红色之城丰富的历史名人文物资源,对应青少年教育的不断拓展,上海鲁迅纪念馆积极探索创新馆精品诵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上海鲁迅纪念馆为出发原点,按照地理位置由近而远的顺序,联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陈云纪念馆沪上七家重要场馆,于10月24日下午在上海鲁迅纪念馆树人堂报告厅举办“红色之城 名人之迹——沪上多馆鲁迅主题联诵会”。活动得到了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校外联、虹口区委宣传部、有关各馆领导的热忱关注和支持,70余名喜爱鲁迅作品的研学学生到场聆听观摩。

节目单

人文荟萃的上海是一座“红色之城”,“名人之迹”遍布全城。从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从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到为家国奋斗、操劳一生的“民族魂”、“国之瑰宝”,这些共同塑造出上海这座城市的人文品格、红色魂魄。而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最后十年,也是在上海度过的。他与诸多仁人志士,在白色恐怖的高压下,以多种形式共同战斗,又冲破种种羁绊,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鉴于此,联诵会在篇目择选上,注重挖掘鲁迅与有关各馆的关联,诵读作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演说、书信等,表现鲁迅博大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人文情怀。

此外,为了让研学学生能足不出户浏览沪上多家场馆,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我馆对诵读形式做了精心设计,每个场馆的诵读节目以“场馆视频展示+作品背景故事讲述+现场作品诵读”来呈现,让研学学生在欣赏诵读作品的同时,能更深入地了解该处场馆,理解鲁迅与这位名人或文物间的关联。

 

上海鲁迅纪念馆讲解员邢魁、志愿者肖修权、吴铭、赵俊嘉、殷子涵诵读《野草·题辞》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讲解员时佳诵读《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节选)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讲解员柴逸成诵读《白光》(节选)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讲解员李博宁诵读《共产党宣言》(节选)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讲解员马丽君诵读《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讲解员张欣怡诵读《宋庆龄致鲁迅的信》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讲解员陆娅妮诵读《为了忘却的记念》(节选)

 

陈云纪念馆讲解员马搏远诵读《一个深晚》(节选)

 

 

 

过传忠、全体讲解员诵读《一个高大的背影倒了》

 

上海鲁迅纪念馆、中共一大会址会址纪念馆、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陈云纪念馆……这些星落散布在上海的“红色热点”,被犹如画家的各馆优秀讲解员们绘制成一张研学地图,引导在场的研学学生沿着各场馆的路线,一起探寻鲁迅和这些名人的生命踪迹。最后,过传忠老师带领各馆讲解员合诵《一个高大的背影倒了》,作为本场特殊探寻活动的终点。

短短一个小时的联诵会,让鲁迅先生和这些名人以及他们的作品在研学学生的心目中留下了更深的印象,这是本场“鲁迅主题联诵会”的意义所在,也是上海鲁迅纪念馆联合各馆开展研学活动的有益探索。

为了提升学生们的诵读技能,增加了他们的表演经验,同时对弘扬革命文化的红色传统,推动传承鲁迅经典进入校园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次活动的诵读者除知名艺术家、各馆优秀讲解员外,还有来自2020年上鲁志愿者讲解比赛中的获奖学生;同时,还邀请虹口鲁迅相关学校的师生到场观摩,并将在后期持续向师生推送。

扫描图片二维码 观看活动全程视频



侧栏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