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8 15:23:57
读书之计在于日日|
芳馨遗远 春温永存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现代作家手稿展
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他以犀利的文笔,深刻的思想,强烈的批判精神,高度的自省意识,在中国现代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鲁迅一生读书四千余种,自记书账九千余册,可谓浩如烟海,令人感慨。读书、教书、编书、译书、著书,鲁迅的一生与书相伴,直到去世前一天,还关注着他的译著《死魂灵》。
《唯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 陈逸飞/油画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此幅油画反映的是鲁迅在其所租狄思威路藏书室(现溧阳路1359号)翻阅进步书籍时的情景。鲁迅在读书、编书、译书、著书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手稿。这些手稿既是其文学成果的载体,也是其思想嬗变的见证,兼具作为文物的历史价值、作为文献的研究价值,以及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致赵家璧信札二十四》(1935年3月15日)
鲁迅手稿
上海鲁迅纪念馆除藏有珍贵的鲁迅手稿外,还留存有一批中国现代作家手稿,如柔石诗稿、瞿秋白书信,丁玲、胡也频的小说手稿等。此外,馆内还辟有专事收藏鲁迅同时代人的文物资料的专库——朝华文库,为研究、展示鲁迅及其同时代重要作家文学、思想提供了支撑。
4月22日,“芳馨遗远 春温永存——上海鲁迅纪念馆藏现代作家手稿展”在江汉关博物馆展出。
时代作家的风骨和精神
展厅实景
展览遴选了包括鲁迅在内30余位现代作家的46件手稿,同时还展出了曹聚仁、吴朗西、赵家璧等著名文化人士使用过的与读书著文有关的历史实物,以此呈现鲁迅及其同时代作家的风骨和精神。
重点展品
《学习鲁迅先生》
茅盾手稿
鲁迅与茅盾的交往是很频繁的,据统计,鲁迅日记中关于茅盾的记载就有二百多处。早在1922年《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上连载时,茅盾就以《小说月报》编者的名义,对其进行了很高的评价,称这部作品“实在是一部杰作……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
《梦珂》
丁玲手稿
1927年大革命失败,身处北京的丁玲开始了小说创作。当年秋,处女作《梦珂》完稿,同年12月10日发表于《小说月报》第十八卷第十二号(叶圣陶代行主编),以“丁玲”这一笔名正式登上文坛。
在左翼文艺运动中,鲁迅对丁玲的工作热情奖掖,1933年,丁玲被秘密绑架,鲁迅误以为她已牺牲,为之作诗《悼丁君》,寄托哀思。
《致英子信》
巴金手稿
虽然与鲁迅只见过十几次面,巴金却一直认为“鲁迅先生是我的老师,永远是我的老师。”巴金在鲁迅出殡时是抬棺人之一,为鲁迅出版了他生前最后一个小说集子——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致赵家璧信》
沈从文手稿
“余与鲁迅先生,仅在上海时晤得一面,当时系赴一宴会,余与其同桌,然彼此之间,并无一语相通。”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两位文学大师,鲁迅与沈从文只有一次见面,那就是1930年4月19日中国戏曲研究家、文学史家赵景深在上海举行的婚礼上。这是沈从文在鲁迅去世时在北平杨振声家中接受《世界日报》记者采访所说的。
而在当日的鲁迅日记中则是这样记载:“李小峰之妹希同与赵景深结婚,因往贺,留晚饭,同席七人。”
沈从文的这封信件是寄给中国著名出版家赵家璧的。从1933年至1943年这10年间,沈从文的作品在赵家璧编辑的图书中共出现过8次。赵家璧对沈从文的推荐语是:“沈从文先生十年来所写小说,单以数量计,可以说超越任何新文学家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