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上海鲁迅纪念馆 网站无障碍 关于我们

首页   》   临展 | 公告


新闻丨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鲁迅图传》、《鲁迅文萃》(纪念珍藏版)两书首发

2021-09-30 10:06:03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也是一位极具眼光的收藏家和中国文博工作的先行者,此外他还是非常敬业的编辑、出色的书籍装帧设计者,极有经验和见地的出版人。

为纪念鲁迅先生140周年诞辰,更好地宣传鲁迅思想,弘扬鲁迅文化,展示上海鲁迅纪念馆的馆藏文物研究与学术成果,我馆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的大力指导下,在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的鼎力支持下,编著出版了《鲁迅图传》与《鲁迅文萃》(纪念珍藏版),并于923日在馆内举行新书首发式。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世忠,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褚晓波,上海文艺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毕胜,以及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沪上多家重要文博与图书场馆等相关负责同志,鲁迅研究专家等约40人出席。

首发式上,上海鲁迅纪念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郑亚介绍了《鲁迅图传》、《鲁迅文萃》(纪念珍藏版)的概要情况。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复旦大学图书馆长陈思和先生就《鲁迅图传》作专家点评。上海文艺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毕胜致辞。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世忠对新书首发表示祝贺,向关心和支持上海文博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方世忠指出,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鲁迅诞辰140周年。值此重要年份,上海鲁迅纪念馆会同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等单位,充分利用馆藏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以传承鲁迅遗产为抓手,编辑出版这两本图书,让更多市民感悟鲁迅作为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和坚韧意志,这是对庆祝建党百年重要的贡献,也是对鲁迅先生最好的纪念。

随后,方世忠、褚晓波、毕胜、郑亚以及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长王维向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共一大纪念馆、陈云纪念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等单位赠书。

赠书仪式结束后,在场嘉宾与观众一同参观了上海鲁迅纪念馆年度特展“前哨——鲁迅居上海时期手稿展”。

 

 

 

 

《鲁迅图传》介绍:

《鲁迅图传》是我馆在建馆70年以来的沉淀积累上,汇聚全馆老中青业务骨干之力,经过近三年深耕厚植用心编撰的敬献之作。在借鉴此前数本鲁迅传记的同时,我馆更侧重这是一本具有博物馆特性、能让“文物说话”且今后可以运用于鲁迅生平陈列的“图传”。它集中反映了我馆近30年来文物征集、学术研究、陈列传播等方面的实践与思考。它立足上海的鲁迅文物,同时彰显上海地域特色,较全面地展示了鲁迅光辉的一生,尽力塑造出了一个不懈战斗并具人性、有血肉的鲁迅形象。

 

全书约34万字,使用文物史料图片约360多张,对应鲁迅的人生历程,结合时空的转变及鲁迅生平重大事件、关键转折点和突出成就,按“1881-1902绍兴 南京”、“1902-1912 日本 杭州 绍兴”、“1912-1926 北京”、“1926-1927厦门 广州”和“1927-1936 上海”五个篇章,呈现了鲁迅从去异地寻异路的少年,到弃医从文归乡任教经历辛亥革命的青年,再到成为新文化运动闯将、左翼文化运动旗手的中年,及至逝世后被推崇为“民族魂”的一生。其中第五篇章即上海时期为本书的重点和亮点,该部分从社会组织和人物交往等方面梳理了鲁迅如何引领左翼运动,如何造就下一代文化新人,并展示了鲁迅日常生活中的温情一面。

 

《鲁迅图传》大量使用了上海鲁迅纪念馆的特色藏品,其中不乏首次亮相的珍品,如《中国小说史略》《伪自由书》等书的纸型,鲁迅手书的版税收据、名片留言,《〈死魂灵〉一百图》设计手稿,以及《田所广海勤务日志》等。同时,还突出展示了本馆馆藏中鲁迅与中国革命相关的图片资料,如1920年陈望道所译的《共产党宣言》初版;红军将领陈赓与鲁迅会晤时手绘鄂豫皖根据地红军反围剿形势图;鲁迅缅怀丁玲的《悼丁君》诗手稿;鲁迅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参与编辑并题写刊名的《前哨》纪念战死者专号等。今年除了是鲁迅诞辰140周年外,也是鲁迅倡导中国新兴木刻90周年,因此鲁迅与木刻版画的关系以及馆藏美术佳作在《图传》中亦有较有鲜明的展示。

 

《中国小说史略》纸型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伪自由书》 纸型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鲁迅手书版税收据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鲁迅手书的名片留言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鲁迅文萃》(纪念珍藏版)介绍:

 

《鲁迅文萃》(纪念珍藏版)是我馆基于以往的鲁迅作品佚文整理、鲁迅作品研究、鲁迅作品版本研究以及初版、初刊编辑影印的最新成果,可以说是上海鲁迅纪念馆版的鲁迅文集。整本书从内容到装帧也极具特色。

 

全书按内容分为小说、散文、论文、杂文、书信五大板块,合编为一册。小说部分共三种,有收录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的《呐喊》,有技巧更为娴熟的《彷徨》,还有旨在挖掘中国历史、神话故事现代性内涵的《故事新编》。散文部分包含鲁迅自言的“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朝花夕拾》和《野草》,展示鲁迅在创作视角、架构、行文、主题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论文部分包含《坟》《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国文学史略》等三部论著,是了解鲁迅思想来源和基础的经典读本。杂文部分包含《热风》《华盖集》等14部杂文集,其中《集外文选》有关篇目为此次重新编选。鲁迅杂文题材、体裁、体量不一,却大多直面社会,对日常社会现象有着深刻辨析。书信部分则对鲁迅现存书信作了重新编选,是了解鲁迅社会交往的基础性材料,更是把握鲁迅精神文化遗产的重要文献。

 

全书采用40g字典纸精印、厚达2368面。新添加的辑注、集注和篇题注,客观地告诉读者一些历史背景、写作的缘起和来龙去脉,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把握鲁迅作品及其精髓。书中生僻字随文注音,外国人名、地名、书名等译文,皆随文夹注今日通行译法,大大减少了读者的阅读障碍。所有文字均根据鲁迅作品集的初版初刊校对,文本精善;版心两侧留白,方便记录阅读所得,多集合为一册,以让读者“一本书读透鲁迅”。

 

 

鲁迅先生的著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下,通过阅读鲁迅作品,我们依然能从中强烈地感受到鲁迅先生的激情、深邃以及其对中国民族独立、文化觉醒的不懈追求。我们期待,《鲁迅图传》、《鲁迅文萃》(纪念珍藏版)能让读者对“民族魂”有更深刻的领悟。



侧栏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