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5 15:38:58
鲁迅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
为更好地传播鲁迅文化、弘扬鲁迅精神,持续以文艺“灯火”,为民族“树人”,从2024年1月1日起,我馆正式推出以“树人”为核心的新馆标。馆标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鲁迅的树人精神,以及上海鲁迅纪念馆建筑特色。鲁迅原名周树人,其思想最核心部分是“立人”,即树人精神。鲁迅说“人立而后凡事举”,人格站立起来后,任何事才能办成,这一思想贯穿于他的人生和作品中。我馆也是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江南民居特色的“马头墙”和“人”字屋顶造型。馆标的设计将以上元素融为一体,是鲁迅树人精神和上海鲁迅纪念馆建筑内涵的凝聚与体现。
鲁迅先生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是当之无愧的民族魂,他的精神和贡献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鲁迅《学界的三魂》一文,指出“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在讲话中6处提到鲁迅先生,强调文艺工作者应该像鲁迅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人民充满热爱,创作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在2018年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专门谈到“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在2019年的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总书记用鲁迅的话表达对青年人的希望,强调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这些引用和论述,贯通历史、观照现实,让我们深切领略到鲁迅先生思想的深邃高远,深刻认识到鲁迅精神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2016年,为纪念鲁迅对于中国近现代文艺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对应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中提及鲁迅先生的内容,我馆结合重要馆藏,推出了“灯火:鲁迅与文艺——纪念鲁迅诞辰135周年特展”,通过“新生”“呐喊”“择取”“拿来”“论争”五个部分、83件重点展品,展示鲁迅文艺观及其实践的时空轨迹。该展览荣获“2016年度上海市博物馆陈列展览推介精品奖”。
2024年是文艺工作座谈会十周年。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让我们一起重温这个展览,开启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