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上海鲁迅纪念馆 网站无障碍 关于我们

首页   》   临展 | 公告


杜宣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

2016-10-27 14:30:44


2014年4月28日,各界人士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和中福会马兰花剧场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纪念我国著名剧作家、散文家、国际文学活动家杜宣同志诞辰100周年。

纪念活动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指导,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鲁迅纪念馆、东方卫视中心、《文学报》社、中国左联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等共同承办。当天活动内容包括:上午在上海鲁迅纪念馆举行“杜宣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和“难忘岁月——杜宣生平回顾展”;下午在中福会马兰花剧场举办杜宣作品朗读会。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宋妍,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汪澜,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褚晓波,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邓晓贤,以及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上海市戏剧家协会等方面领导出席了纪念活动,并分别在纪念会上发表了讲话。杜宣家属代表桂洁吾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专家林绍纲、施燕平等作了学术发言。

纪念会与会者高度评价了杜宣同志的革命精神、道德文章,并对他在文学、政治、出版等各方面事业的成就,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回顾展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杜宣一生的珍贵历史。

在下午的杜宣作品朗读会上,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焦晃、娄际成、曹雷、戈治均、俞洛生、孙渝峰、陆澄、狄菲菲、周洛华、刘安古等满怀深情,精选部分杜宣创作的诗歌、散文片段先后朗读,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这位革命文化老人的人生理想和艺术追求,是对杜宣思想的一次深入体会和精神重温。

杜宣(1914-2004),著名剧作家、散文家、国际文学活动家。原名桂苍凌,江西九江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留学于日本东京日本大学,出版《杂文》月刊,曾任《戏剧春秋》月刊编委,新中国剧社社长,大千出版社社长,建国后后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上海市对外友协副会长、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等职。主要作品有话剧《无名英雄》、《沧海还珠》;电影《长虹号起义》,散文集《桂叶草堂漫笔》,诗集《桂叶草堂诗钞》等。

杜宣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物。在文学方面,他留日期间,加入了东京“左联”,积极从事左翼文学和戏剧活动,主编《杂文》月刊,得到鲁迅和郭沫若的支持;力主《雷雨》的上演,促成了日本首次公演由中国作家创作的、叙述中国题材的话剧,推动了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回国后担任《戏剧春秋》杂志编委,创办新中国剧社,创作了《无名英雄》、《难忘的岁月》、《动荡的年代》等颇为知名的剧作。1981年他创办了《文学报》,成为质量水准俱佳的著名文学期刊。1997年香港回归时,杜宣以84岁的高龄,创作了以香港回归为题材的四幕话剧《沧海还珠》。

同时,杜宣又是一名隐蔽战线上的战士。他曾孤身带领两位美国军事情报人员,冲破各种封锁线,完成了给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史迪威将军在中国东南沿海选择登陆据点的任务;他曾参加解放上海的战役;他曾代表我党接收过国民党保密局下的东方经济研究所,追回了该所7万册最珍贵的孤本善本;他也曾领导下属,侦破了美国中央情报局远东情报站于上海解放前夕布建的间谍网络。

杜宣十分崇敬鲁迅,1988年曾提出提案将虹口公园改名为鲁迅公园,1996年提案重建上海鲁迅纪念馆,并将自己的藏书、实物等捐赠给上海鲁迅纪念馆,该馆的“朝华文库”设有杜宣专库。

为配合本次纪念活动,由上海鲁迅纪念馆编辑、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的《杜宣纪念集》也同时首发,纪念集收录了杜宣的师友、同事、学生、亲属及研究者对杜老的回忆、纪念和研究文章。东方卫视中心还将专门制作播出怀念杜宣电视专题片。上海音像出版社还专门刻录了杜宣50年代编剧的电影《兰兰和冬冬》光盘作为纪念资料提供给大会,这些对于开展杜宣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学术价值。



侧栏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