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上海鲁迅纪念馆 网站无障碍 关于我们

首页   》   鲁迅知识


鲁迅与书信

2016-12-05 11:06:41


  


鲁迅书信据《鲁迅日记》记载共有5158封,加上收入杂文集中、书信集中而日记不记载的约5400封。目前有学者研究推断,鲁迅的书信远远大于5400封,具体数字至少要达到7100封以上。

鲁迅先生的书信,按其使用目的大致可分为二类:一类是涉及有较广泛意义的文化问题的,已大都由他自己编进他的杂文集和《集外集》中;另一类是纯粹私人信件,信件内容主要是答复问题、记叙情况、表示态度,如有编成专集的《两地书》。

鲁迅先生勤于写信,有时一天就有几封。但生前发表很少,所发表的,除为收信人所刊之外,大多本来就是通信形式的杂文,如《华盖集》、《北京通信》,《华盖集续编》中的《上海通信》、《厦门通信》、《海上通信》,《而已集》中的《答有恒先生》,《三闲集》中的《文艺与革命》、《通信》、《文坛的掌故》、《文学的阶级性》,《二心集》中的《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关于翻译的通信》,以及《且介亭杂文末篇》中的《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等,只有《两地书》是鲁迅自己结集,并公开出版的私人信件。

《两地书》是鲁迅与许广平俩人的通信集,大多写于1925年到1929年间,计135封,19334月由上海青光书局出版。到1937年,再版过四次。《两地书》并非简单的爱情卷,文字亦无花前月下的缠绵之调。第一集中的信,基本都是就许广平的提问,对于人生道路和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补充了杂文中的未尽之意,而更有所发挥。如在“人生”长途上碰到“歧路”和“穷途”时所取的态度,对于中国社会状况的分析,关于社会改革问题的看法,以及“壕堑战”思想的提出。《两地书》有先生精神很本然的东西,用很坦诚的语言说了出来,细微地表现出鲁迅的个性和心理特征,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立体的、情真意切的、爱中带着一丝丝苦汁的鲁迅。

家书往往是承载最深厚最细腻的情感。加上本来是不准备发表的,因而比公开发表的文章要显得随意。鲁迅许多谈自己心灵深处的话,可以在书信中看到,在小说、杂文中,是没有这一类叙述的。在信中他不但将自己的心情表露得十分坦率,而且对于人事的批评也毫不遮掩。对于旁人的评论毫不客气,对收信人的人品和作品,好或坏、赞成或反对,了了分明,决不虚美谩夸,完全是率真之语。从鲁迅先生的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纯真率直的性格。

鲁迅的文章,一向很少改动,这是因为他总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的缘故。他的书信更是如此。只有《两地书》出版时,鲁迅对原信作了很大的改动,特别是第二集,即在厦门所写的一部分。除了修辞上的原因之外,还有许多内容上的增删。因为涉及到一些人事关系,有些话在当时不便公开发表,所以删去,而有些事则需要突出,要讲得透彻些,也有些增补。所以,《两地书》有了两种版本。还是在世的时侯,鲁迅就敢将“情书”公诸于世,恐怕可以做到的人不多。他的书信中经常会有动人的话语,温暖着别人,给人以鼓舞,自己却仍站在灰暗中,默默承受人间的沉重。《两地书》有这样的情思,那文字中舒朗的色泽,让读者分享并为他滚烫的心所感动。

1935年,鲁迅曾致贺信给中共中央,热情表达了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崇敬、信任和爱戴,表达了他得知毛主席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冲破蒋介石的重重包围,胜利到达陕北后的兴奋心情,热情洋溢地说出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里话:“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此贺信已经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珍贵文献。

据现有资料记载,鲁迅先生最早写的书信是1898222日在绍兴写给祖父周福清的一封平安信,属于家书。最后一封书信是写于19361018日给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先生的日文信。译成中文如下:

老版几下:

没想到半夜又气喘起来。因此,十点钟的约会去不成了,很抱歉。

拜托你给须藤先生挂个电话,请他速来看一下。      草草

顿首

                                        
L
拜十月十八日

这是鲁迅写的最后一封信,也是鲁迅的绝笔。因为日本作家鹿地亘在翻译鲁迅的杂感选集,有些疑问,需要鲁迅帮助,17日下午鲁迅往访鹿地亘,并往内山书店。晚上三弟周建人来,谈到11时。周建人走后,鲁迅在躺椅上抽烟休息,到1点上床,2点即睡不好,3点半起来,气喘又发,继以咳呛。6时半支撑着写了此信,然而须藤先生并没有医好他,终于在19日凌晨525分逝世。从这封绝笔信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

鲁迅写信一般都很简短,基本都是用毛笔竖写,信不长,多为二三张。个别也有用钢笔横写,写的张数较多些。书写时习惯用一种叫做“金不换”的毛笔。他说:“我异无大刀,只有一枝笔,名曰金不换……是我从小用惯了,每枝五分的便宜笔。”

才情横溢的鲁迅书法高超,虽非书家,但其书法手迹可谓书法中的精品,其美感的力量决不亚于职业书家。他的书信字体工整精绝,清劲娟秀,规正而不刻板,凝重而有韵致。观其手书,不仅可感受其文体之美,文字间的气韵,还可通过他婉丽秀美的文字中体会到鲁迅先生“横眉冷对”的另一面,在他冷峻、刚毅的文章背后流露出的内心的暖意。鲁迅的书法被人誉为“非职业书家的书家”。

鲁迅的书信,体现出对黑暗势力抗争的沉着和决韧。他告诉人们,向黑暗势力作斗争,“要缓而韧,不要急而猛。中国青年中,有些很有太急的毛病,……因此,就难于耐久”。

鲁迅的一封封书信是一座座精神金矿,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他的史料价值,乃至文学鉴赏价值,在经历了风雨的淘洗以后,愈加显示出其思想的光芒和诱人的魅力。

 



上一篇:鲁 迅 生 平... 下一篇:鲁迅与小说...
侧栏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