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北京西三条胡同21号寓所内的书房兼卧室——“老虎尾巴”。“老虎尾巴”是鲁迅在北京西三条居住过的一间小屋,这一间堂屋后面接出的小房子,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北京民间把这种凸出于屋子后面的建筑形象地称为“老虎尾巴”。鲁迅曾在这里奋笔疾书,完成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著名的《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部分文章也是在这片屋檐下诞生的。先生还在这里印行了《中国小说史略》、《热风》等著作。
1926年9月初鲁迅抵厦门,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兼国学研究院研究教授。此照原系9月13日鲁迅寄给在广州许广平的明信片,鲁迅写道:“从后面(南普陀)所照的厦门大学全景。前面是海,对面是鼓浪屿。……第三层楼上有*记的便是我所住的地方……。”厦门大学集美楼内鲁迅卧室兼工作室。在厦门大学教学之余,鲁迅写作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五篇回忆散文,还编定了《华盖集续编》和《坟》两本杂文集。
1926年9月,鲁迅担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兼国学研究院研究教授。开设了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小说史;编写了《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要》两本教材,写下了历史小说《铸剑》、《奔月》等。您所看到的这张照片是鲁迅当时任教期间在南普陀的留影,1926年9月13日,鲁迅曾将这张印有厦门大学全景的明信片寄给远在广州的许广平。
远离了混乱芜杂的论战中心北京,海滨小城厦门的独特韵味给了鲁迅一种难得的清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这两篇回忆散文就是先生在厦门写就的,这一时期,鲁迅的心情是温暖的,笔致是温婉的。
广州中山大学大钟楼。1927年1月18日,鲁迅抵达广州,任中山大学教授、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入住此楼。他说:“我住的是中山大学中最中央而最高的处所,通称‘大钟楼’”。大钟楼内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
1927年1月18日,鲁迅由厦门抵达广州,至同年9月27日离开,他在广州生活了8个多月。他“抱着梦幻而来,结果为梦境放逐而去。”在广州,鲁迅目睹了青年学生对文学的渴求,也亲历了白色恐怖的弥漫;他写下了《〈野草〉题辞》等名作,更享受到与爱人重逢的喜悦和浪漫。这是中山大学的大钟楼,它是先生到达广州后的第一处住所。
1928年3月16日,鲁迅摄于景云里寓所。1927年10月3日鲁迅来到上海。在他的引领下,上海的左翼文化运动在1930年代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东横浜路景云里弄口外景。1927年10月8日,鲁迅与许广平迁居弄内23号。鲁迅在此居住近三年间,所作杂文分别编入《而已集》、《三闲集》和《二心集》。并与同住景云里的柔石等同组朝花社,先后出版了《朝花周刊》、《朝花旬刊》、《艺苑朝华》等。
1927年10月3日,鲁迅偕许广平从广州来到上海,自此,他人生中的最后十年便是在上海度过的。10月8日,他偕许广平从旅馆迁入景云里,一住近3年。如今,这条横浜路近宝山路的弄堂,依然是老式石库门模样,依然热闹非常,生活气息浓重,鲁迅住过的23号是尽头一户。十年不到的时间里,先生出版杂文集十余本,翻译专著十余本,整理美术图籍多本。在景云里的三年,他除了“终日伏案写字”,编辑那些因被查禁“有始而无终”的刊物,也曾走去附近的内山书店、商务印书馆买书读书,包括《共产党宣言》、《论中国革命问题》。那三年,他除了在沪上各高校奔走演讲,还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遭国民党当局秘密通缉,开始了在上海的第一次避难。
《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宣传倡导科学、民主和新文学。鲁迅原名周树人,《狂人日记》是他首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的作品,它首发于《新青年》1918年5月的四卷五号杂志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彻底反封建的白话文小说。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后收入《呐喊》集。鲁迅在该刊上发表作品5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