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和社团
五四运动之后,受不同文艺思潮和艺术方法影响的不同创作倾向的作家群各自聚集组建文学社团。几乎每一个文学社团都创办一种或数种文艺报刊作为标帜与阵地,据统计,1921至1923年全国出现大小文学社团40余个,出版文艺刊物50多种。1925年后文学社团和相应刊物激增至100多个。 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后曾直接参与和指导过的文学社团主要有新青年社、新潮社、沉钟社、未名社、语……
「查看详情」
五四运动之后,受不同文艺思潮和艺术方法影响的不同创作倾向的作家群各自聚集组建文学社团。几乎每一个文学社团都创办一种或数种文艺报刊作为标帜与阵地,据统计,1921至1923年全国出现大小文学社团40余个,出版文艺刊物50多种。1925年后文学社团和相应刊物激增至100多个。 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后曾直接参与和指导过的文学社团主要有新青年社、新潮社、沉钟社、未名社、语……
「查看详情」
鲁迅是中国译介外国文学的开拓者。是近现代中国最早提倡严格直译的人,是“五四”之前中国最早翻译科学小说的译者之一,也是中国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翻译家之一。 鲁迅的翻译生涯始于1903年,到1936年去世,除1909年归国后约十年埋头抄古碑外,几乎没有停止过,翻译贯穿了鲁迅从文的一生。鲁迅所翻译和撰写的介绍外国文学的文字,比他的创作文字还多。鲁迅说过……
「查看详情」
鲁迅是中国新兴美术事业的辛勤耕耘者。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导师,被称为“中国新兴木刻之父”。 鲁迅自幼爱好美术,爱描画,中年研究搜集汉画像,晚年提倡版画运动。自幼爱好美术的鲁迅,最早看到的印象深刻的画就是流传在江浙一带的民间木刻画。“我的床前,就贴着两张花纸。一是《八戒招赘》……别一张《老鼠招亲》。”而引起他对美术感兴趣的是一本木刻插图本《山海经》,这本画成……
「查看详情」
中国现代散文创作中,鲁迅的创作之丰,影响之大,为散文世界树立了丰碑。他的作品,以奇“花”异“草”,装点着中国现代散文园地,以其特有的璀璨的艺术光华,闪耀于文坛,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 鲁迅散文文辞优美,感情真挚,是对人类灵魂的一种逼视,是鲁迅最具个性化的精神创造,也是鲁迅心灵中熔铸的诗,是对微妙的难以言传的感觉、情绪、心理、意识的捕捉,是鲁迅……
「查看详情」
鲁迅的诗歌是一部伟大的“史诗”。他的诗为数不多,但却贯穿创作生活的始终。他最早的创作就是诗。鲁迅的诗立意高古,以意谴词,清词丽句。他的诗因其思想的精深、艺术的卓绝而被誉为“每臻绝唱”。(郭沫若《鲁迅诗稿序》) 鲁迅从1900年19岁时作《别诸弟三首》诗开始算起,(如果从读私塾时写试帖诗算的话,时间就更早。)到1935年12月5日鲁迅写下最后一首诗《亥年残……
「查看详情」
鲁迅书信据《鲁迅日记》记载共有5158封,加上收入杂文集中、书信集中而日记不记载的约5400封。目前有学者研究推断,鲁迅的书信远远大于5400封,具体数字至少要达到7100封以上。 鲁迅先生的书信,按其使用目的大致可分为二类:一类是涉及有较广泛意义的文化问题的,已大都由他自己编进他的杂文集和《集外集》中;另一类是纯粹私人信件,信件内容主要是答复问题、记叙情况、表……
「查看详情」
鲁迅小说的启蒙思想,是为了造就理想的觉醒的国民,而造就理想觉醒的国民是为了实现理想的社会——“人国”。鲁迅小说体现了“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创作宗旨,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隽永的艺术魅力,成功的典型塑造,高度的艺术概括,给我们留下了一座由《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组成的内涵极为丰富的语言艺术宝库。 鲁迅小说创作最早的作品是古文体小说《怀旧》,但从真正现……
「查看详情」
鲁迅杂文,堪称一代“诗史”,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中国大众的灵魂”。他的近184万字的杂文,既是战斗的匕首,也是艺术的珍品。鲁迅杂文在《鲁迅全集》中所占比例高达60%以上。鲁迅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几乎用了他全部的精力进行杂文写作,具有强烈批判倾向、论战色彩的感向性文字,对中国社会、文化以及人类内心的黑暗进行了坚决的攻击和解剖。鲁迅的杂文卓然独立、自成一家。 ……
「查看详情」
鲁迅与作品(写作背景、中心思想、艺术特色) 《风 筝》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5年1月24日,最初发表于1925年2月2日《语丝》周刊第十二期,原有副题《野草之九》。当时正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段祺瑞临时执政府重新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鲁迅正生活在北京,写下许多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反对封建军阀黑暗统治的小说、杂文和散文。《风筝》是其中的一篇。 中心思想:本文是一篇记叙兼抒情的散文,……
「查看详情」